在莱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岁月沉淀下无数饱含智慧的民谚,宛如一颗颗明珠,镶嵌在生活的长河中。其中,“头伏十天伏” 这句民谚,犹如一首独特的夏日序曲,奏响了暑热的旋律。
农村大街树荫下聊天的老人们
每至酷暑将临,莱州的老人们便会悠悠念叨起 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“头伏十天伏,头秋十天秋”。这些话语,仿佛是时光的使者,传递着季节更替的秘密。“热在三伏”,直白地道出三伏天在一年中炎热的地位。而 “头伏十天伏” 里的“头”,意为临近,它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气候现象:在尚未正式入伏的前十多天,炽热的气息便已悄然弥漫,仿佛三伏天这位热情过度的使者,提前向人们宣告它的到来。
三伏未到,早已热浪滚滚
今年的 7 月 5 日,莱州气温飙升至 40.7 度,在全国高温排行榜上位列第三,创下 50 多年来的最高纪录。而当年的入伏日是 7 月 20 日,这恰好印证了 “头伏十天伏” 的准确性。此时,阳光变得格外炽热,仿佛一把把金色的火焰,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地上。街头巷尾,人们纷纷撑起遮阳伞,如同移动的彩色蘑菇。路边的树木,原本翠绿的叶子在高温的炙烤下,微微卷曲,失去了往日的舒展。蝉儿在枝头拼命地鸣叫,似乎在向这酷热的天气抗议。
炎热的中午,蝉在不停地嘶叫着
这句民谚,不仅是对天气变化的精准概括,更像是一首蕴含生活哲理的诗篇。它提醒着人们,生活中的许多事情,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预兆。就像暑热会在不经意间提前降临,我们需要敏锐地感知,提前做好准备。在这 “头伏十天伏” 的日子里,莱州的人们也会顺应自然,调整生活节奏。清晨,趁着凉爽,老人们会早早出门,在公园里打打太极,舒展筋骨;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,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凉。午后,热浪滚滚,人们大多选择待在屋内,摇着扇子,喝着清凉的绿豆汤,在慵懒中感受时光的流淌。傍晚,夕阳西下,暑气稍减,街头渐渐热闹起来,人们走出家门,漫步在街头巷尾,分享着生活的点滴。
公园里,老人们趁着早晨的凉爽锻炼身体
“头伏十天伏”,它以一种质朴而诗意的方式,记录着莱州的暑热时光,承载着莱州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。
——《莱韵风华网•快乐生活•乡土乡音》栏目组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