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州,古称掖县,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,滨临渤海湾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县、文化名城。千百年来,这片沃土不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以“厚德”精神滋养一方百姓,成为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。
文明探源:历史的印记
莱州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蒜园子和黑羊山古遗址的考古发现,见证着这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的重要地位。《史记》《汉书》等典籍留下了关于莱州先民繁衍生息的记载,展现了这片土地自商周以来,就以盐铁之利、畜牧之便著称于世。
“掖县”之名,源自春秋战国,因掖水(今南阳河)得名;隋开皇五年,改为莱州,名称沿用至今。两千余年,莱州地名、古迹遍布,历史村落众多,千年古村59座,500年以上村庄占总数76.6%。古老地名如活化石般,铭刻着秦皇汉武、文治武功的历史记忆,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。
非遗璀璨:文化的光芒
莱州不仅历史悠久,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。蓝关戏、莱州草辫、莱州玉雕等非遗项目,是莱州人民智慧的结晶。蓝关戏作为珍稀剧种,保留元杂剧遗韵,唱腔高亢,至今传唱不衰。渔灯节被誉为“海洋信仰活化石”,与明代海道风俗一脉相承。
莱州蓝关戏
莱州草辫工艺自元代流传,百余年前斩获世界博览会金奖,成为“指尖上的经济”。莱州玉雕以技艺精湛著称,代表作《嫦娥奔月》以三十二层镂空工艺,被誉为“石头上的刺绣”。数百项非遗,点亮厚德莱州的文化星空。
莱州玉雕
摩崖留痕:书法的圣地
云峰山摩崖石刻,尤以北魏石刻著称,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丰碑。郑道昭《郑文公碑》、唐代《李邕碑》残件等流传至今,隶楷之风,雄健遒劲,成为书法艺术的瑰宝。历代文人墨客,悉心考证拓印,使莱州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书法圣地”。
云峰山摩崖石刻
名士辈出:人文的光辉
千百年来,莱州涌现出无数名士。西汉易学大家费直、东汉“子邑纸”发明者左伯、三国珠算学家徐岳、明代书法家刘耳枝等,皆为中华文明星河中璀璨的一员。明清两代,莱州进士高达187人,毛纪、翟云升、侯登岸等名家留下诸多典籍,凝聚着“崇文重教、经世致用”的精神内涵。
神笔刘耳枝
红色记忆:革命的火种
抗战岁月,莱州人民用热血谱写英雄史诗。玉皇顶武装起义、胶东抗日游击队的壮烈事迹,铸就了莱州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。万余名将士参军,英勇牺牲者两千余人,书写了“忠魂千秋留延安”的动人篇章。红色历史,与摩崖石刻、名人祠堂一同,成为莱州厚德精神的重要依托。
玉皇顶烈士陵园
今日莱州:厚德载物,扬帆致远
风华古郡,千年流转。今天的莱州,以厚德为魂,传承历史文化,弘扬道德精神,积极拥抱开放与创新。作为“千年古县”,莱州以绵延不绝的文化底蕴,开放包容的海纳胸襟,正焕发着崭新的时代风采。
厚德莱州,既有金石之坚,也有翰墨之柔;既存济世之志,更守赤子之心。这座承载着山海壮丽与人文辉煌的城市,正以自信笃实的步伐,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——《莱韵风华网•文旅天地•景点巡礼》栏目组编辑